
浙江凱樂士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凱樂士”)的招股书杠杆50倍,堪称一本“风险教科书”。这家号称智能物流机器人领域“黑马”的企业,表面披着高科技外衣,内里却深陷研发失速、客户绑架、现金流枯竭的泥潭。而招股书中轻描淡写的“风险提示”,实则是赤裸裸的“爆雷预警”。
1. 技术信仰?不存在的!研发投入“断崖式下跌”
凱樂士自诩技术驱动,但数据戳破了谎言:
研发投入连年缩水:2022年研发开支9460万元(占收入14.4%),2024年骤降至6200万元(仅占8.6%)。在AI与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的赛道,研发占比不增反降,无异于“自废武功”。
技术整合能力存疑:招股书坦承“运动控制、AI算法等关键技术整合存在失败风险”。当同行如极智嘉、海康机器人年均研发投入超15%时,凱樂士的“躺平”姿态,无异于将市场拱手让人。
讽刺的是,公司一边哭穷“亏损源于研发投入”,一边砍掉研发预算——2024年亏损1.78亿,研发却省了2300万。这种“省钱式创新”,恐怕连投资人都会冷笑:“您这是研发还是行为艺术?”
2. 客户成瘾症:五大客户抽走50%血条,回款难如讨债
凱樂士的客户集中度,堪称“自杀式绑定”:
前五大客户占比近半:2022年、2023年分别贡献48.0%、49.7%收入,2024年仍占34.3%。一旦某巨头“翻脸”,收入立刻腰斩。
应收账款埋雷:2024年贸易应收款减值亏损2230万元,同比激增153%。客户拖延付款、违约风险高企,现金流早已“失血”——连续三年经营现金净流出,2023年净流出9700万元。
更荒诞的是,公司声称“优先服务行业领先企业以提升成功率”,实则暴露了拓客无能的窘境。当同行通过标准化产品覆盖中小客户时,凱樂士仍沉迷于“定制化大项目”的赌局——赢了续命,输了崩盘。
3. 存货爆仓:10亿库存压顶,周转慢过蜗牛
凱樂士的库存管理,堪称教科书级反面案例:
存货堆积如山:2023年存货飙至10.62亿元,2024年仍达10.24亿元,占流动资产比例超40%。
周转效率“史诗级拉胯”: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728天(约2年),2024年仍要626天。作为对比,行业龙头如新松机器人周转天数仅120天左右。
公司辩称“战略性囤货应对供应链风险”,实则暴露了生产计划失控、需求预测失灵的硬伤。若行业技术迭代(如新一代AGV淘汰旧机型),10亿库存恐成废铁,减值核爆足以炸穿利润表。
4. 政治雷区:俄罗斯业务成“定时炸弹”
在欧美制裁收紧的背景下,凱樂士竟仍在俄罗斯“刀口舔血”:
2024年俄罗斯业务收入1430万元(占2.0%),且在当地设有子公司。
尽管声称“计划2025年出售俄子公司”,但当前美国对俄制裁已涵盖技术出口。若芯片等核心部件遭断供,生产线或将瘫痪。
更致命的是,2024年美国《对外投资最终规则》将AI、半导体等领域列入对华投资禁令。凱樂士作为物流机器人企业,若被认定为“AI技术关联方”,融资渠道将遭封堵——IPO募资?可能先吃“制裁子弹”。
5. 政府补助“续命”:退补即死,盈利纯属画饼
凱樂士的“盈利梦”,全靠政策施舍:
2023年政府补助1890万元,占净利润比例超100%(当年亏损2.42亿)。
税收优惠、研发补贴均“不可持续”,而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率极低,补贴退潮后亏损将彻底裸泳。
招股书轻飘飘一句“未来可能无法盈利”,实则是承认:商业模式本质是“政策套利者”,而非真正的科技企业。
结语:流血上市,韭菜慎入!
凱樂士的招股书,字里行间写满“我弱我有理”:技术迭代跟不上?怪行业太快!客户集中?怪我们太专一!存货积压?怪供应链!亏损?怪研发太烧钱!
若真上市,股民的钱包恐怕要成为下一个“战略性囤货”的仓库——只进不出,烂在手里。
商业模式:
聚焦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系统,提供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(如AGV、穿梭机器人),收入主要来自项目制订单,客户覆盖电商、制造业、医药等。
宣称的“优势”(招股书原话):
技术整合能力:自研“软硬件+AI算法”全栈技术;
行业场景深耕:在医药、汽车等领域有大型项目经验;
战略客户绑定:与行业龙头建立长期合作。
但现实很骨感:
技术护城河被研发萎缩掏空;
大客户依赖反成命门;
重资产运营下,库存和现金流危机随时引爆。
一句话总结:
在一个拼技术、拼速度、拼现金流的行业,凱樂士正用“三无策略”(无研发决心、无客户自主权、无库存管控)向市场证明——有些IPO,不叫上市杠杆50倍,叫“事故现场预售”。
Powered by 吉林杠杆配资_股票杠杆配资公司_专业十大炒股杠杆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